明朝与倭国的这一战,双方都很是谨慎,明朝求的是必胜下的速胜,倭国求的是在多面包围下的一战而胜。
双方各有手段,彼此警惕,筹谋。
京城。
孙传庭,孙承宗联袂出现在内阁三楼,朱栩的班房。
这里,被外界称之为御殿,能出入的,无不是大明高官,御前奏呈。
朱栩正在审阅孙传庭的关于农业的发展规划,见二人一起来,不由得的笑着,放下文书起身道:“来,喝杯茶,不急。”
孙承宗神色有罕见的急色,道:“皇上,军情处摸到一些情况了,骆养性还在京城。”
朱栩坐在小客厅,拿起茶壶,放在小炭炉上,招了招手,道:“坐下说,细致说。”
孙承宗耐心的坐下,道:“内阁正在全力打击谣言,抓了不少人,蛛丝马迹下,隐约找到背后之人,是京中的一些大户,这些大户大多购买了当年锦衣卫抄没的房产,有些人暗中与骆养性一直有联络。朝廷一些官员的任命,也受到了一些奇怪的影响,臣与锦衣卫那边交换过一些情报,发现了一些痕迹,可以确定,骆养性还在京城,只是还没有查到在哪里。”
朱栩找着茶叶,随口道:“京城清理的不错,上次永宁出去玩,回来跟朕说,现在太平了不少,地痞流氓都少了。”
对于先帝的独女,永宁公主,朝野多有声音,这位公主,仗着太后,皇帝的宠爱,没少做出格的事情,但好在也不算太出格,因此没有怎么较真,上疏规劝。
但,公主出门找流氓打架,这个传出去怎么都不好听。
孙传庭咳嗽一声,道:“皇上,臣认为,骆养性或者他党从,终究是不甘寂寞,这才露出马脚,臣希望,能尽快破案,借由骆养性一案,内阁可以顺理成章的整顿地方。”
孙传庭对地方也有一套完整的改革预案,急切的想要付诸实施,打破地方的僵化局面。
朱栩摆弄着茶水,没有说话。
孙承宗沉吟一声,道:“皇上,骆养性那边虽然断了与倭国的联系,但他到底出卖多少,我们还不得而知,是时候让骆养性归案了。”
对于骆养性,尽管大明高层一直在暗中追查,但这种追查是相当克制,有限或者受限的。
这种限制,来自朱栩。
茶水开始突突冒泡,翻腾着热气,朱栩给两人倒了杯茶,道:“这都快八月了,朕打算出去避暑,京城就交给你们了。”
孙传庭,孙承宗再次面露惊色,有些不理解。
如果说去年,是为了给毕自严致仕留下足够的转圜空间,也看看朝局,但这次是为了什么?
朱栩端起茶杯,轻轻喝了一口,道:“骆养性的事,朕不管了,你们想要怎么查就怎么查,倭国的战事,朕也旁观,不重要的奏本,就不要转给朕了。”
孙传庭,孙承宗登时明白朱栩的用意了,起身抬手道:“臣遵旨!”
朱栩抬起头,看着二人道:“烨儿已经大了,功课不能丢,你们没事多带带,内阁那么的政务,没事让他听一听,长长见识。”
孙传庭与孙承宗对视一眼,没有多言,抬手道:“臣遵旨。”
朱栩摆了摆手,道:“朕定于八月初一出京,后宫以及几个公主殿下都随朕走,太后那边如果有什么困难,你们不能作壁上观。”
这个二孙倒是没有意见,道:“臣明白。”
朱栩‘嗯’了声,算是打发两人。
两人离开,朱栩仿佛什么都没说过,再次拿起手里的文书。
这是孙传庭关于农业的相关计划,其中涉及了农具的革新,建立专门的耕牛养殖机构,兴修水利工程,对农业粮种进行优选,对农业区域进行规划等等,显然是很用了心思。
但这些,都要建立在‘新政’的完成基础之上,比如,对土地的重新丈量分配,对户丁的重新登记,对税收的完善等等。
孙传庭也提及了这些,认为除了对不法行为的打击,对合法的土地大户,将利用财政进行回购,或者以辽东,安南等的田亩进行置换,确保国内的无地,少地以及佃户得到足够的田亩以安身立命……
朱栩默默看着,不时拿起笔,在一旁的奏疏写上几句,是对孙传庭这道奏本的拾遗补缺,修订,完善。
孙传庭是有能力的,也很果断,对大明的情形看的明白,因此有些着急,做的难免操切,需要稳住大方向,给他保驾护航。
朱栩如今已不需要插手细枝末节,对很多事情只是三言两语的交代,而后便坐在最高处,俯看这些事情的发展与结果,只是在偏差的时候,做些纠正。
孙传庭,孙承宗出了乾清宫,在偌大的皇宫里踱着步子向外廷走去。
“你怎么看?”孙承宗问道。
尽管官职比孙承宗高半阶,但孙传庭算是孙承宗的晚辈,孙传庭没有拿架子,也知道孙承宗说的是什么事情,平静的道:“大殿下已经七岁,确实要熟悉一下政务,我会在教完课业后,带他到内阁旁听,坐一坐,走一走。”
孙承宗看了他一眼,道:“皇上当年说过,三年后会立四殿下为太子,时间很快就到了。”
孙传庭依旧平静,脚步不乱分毫,道:“皇上是生于万历四十四年。”
孙承宗听着,神色微动,轻轻颌首,没有再说。
万历四十四年,到现在,也就二十二年,皇上——太年轻了。
这件事,就算在二人的对话中悄悄消弭,至于朱慈烨会进入内阁学习政务所引起的朝野纷乱,自然有他二人去化解。
果然,朱栩话落下没多久,朝野就议论纷纷,很多人已经忙着写奏本,好一点的,婉言‘御上出巡,殿下不从,孝道有失’,狠一点就很犀利,直言‘国有嫡君,岂赖庶子,国本于前,长幼有序’。
这些,朱栩通通不管,一道纸下,皇宫内外已经准备着皇帝避暑的一应事宜了。
朱栩的一举一动向来都会引起一番争议,并引出朝野内外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,京城百姓似乎已经习惯,对于朱栩二次出京避暑,也只是简单的议论,话题迅速转到了顺天府应内阁的要求进行的一系列的变革上。
这一点,京城上下感受格外强烈,也自然有种种议论,茶馆酒肆,几乎没有停过。
在一个普通的绸缎庄,老板娘是一个三十出头,风韵犹存的少妇,正在与一个顾客为几文钱在那讨价还价。
“真不行,你看看这缎子,可不是京城出的,是从苏州水运过来的,除了我们家,其他地方根本买不到……”
“哎呀,我知道,所以才找你啊,你就便宜一点,我多买一点,下次还来你们家,我们家夫人最喜欢你们的缎子了……”
“真是不赚钱,你也看到了,这铺子租期到了,东家要收回去,我们是亏本甩卖……”
“就六文钱,你给便宜了吧,不差这一点……”
“真不行,我们家掌柜的最是斤斤计较了,别为难我了……”
“那叫老板出来,我跟他谈……”
在帘子后面,一个男子,领着四五个富态的中年人,正在皱眉,焦急的等着。
好一阵子,妇人终于搞定了客户,这才转身进屋。
她一进来,几个中年人连忙起身,一个焦急道:“三夫人,真的不能再等了,我们必须要见骆大人,你可不知道,我收下的人是被抓了七七八八了,这迟早要供出我来啊……”
另一个就接着道“三夫人,我在皇家钱庄的一百万白银被冻结了,取不出来,刑部说是当年购买宅子的交易有问题,他们要清查……”
第三个脸色发苦,道:“三夫人,我在神龙府的生意出事了,他们查到了我的走私船,不止扣了我的货,我的船也没了,虽然用的是假名,但很快就会查到我……”
第四个神色就更艰难了,道“三夫人,我们的生意都是与倭国有关,现在朝廷征讨倭国,我们的船被禁止出海,还有官府的人轮番上船检查,我感觉要出事啊……”
这个女人虽然被称为‘三夫人’,却不是骆养性明媒正娶,而是他的外室。
女人虽然一身粗布衫,坐下后,却有一股上位者的气势,她从容的看着几人,道:“我会转告老爷,不用担心,我们这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,眼前这点算什么,安心等着,我给你们摆平。”
几个中年人听着,脸上没有了以前那种如释重负的喜悦不去,反而越发艰涩。
三夫人懒得多说,摆手,那一直不说话的老实人的‘掌柜’,连忙将几人赶走。
等掌柜回来,没有寻常人家女人对男人的恭顺,目光冷淡的看着他,居高临下道“老爷到底在哪里?”
‘掌柜’蹲在一旁,揣着手,看着地面道:“你应该知道,除了七夫人,谁也不知道老爷在哪。”
三夫人冷哼一声,道“她在哪里?我要见她。”
‘掌柜’的转头看了他一眼,道:“没有老爷的允许,谁也不能去见七夫人,而且,她不找我,我也找不到她。”
三夫人的声音越发冷淡,透着戾气,道“那你总能联系到她吧?去发信吧,我要见她。你也看到了,景正追查的越来越紧,再不想办法,咱们都没好日子过。”
‘掌柜’的犹豫一阵,道:“好。”
说完,他起身向外面走去。
三夫人看着他走了,一招手,一个婢女走过来,三夫人冷声道:“盯着他,我倒是要看看,那个贱人把老爷藏在哪里。”
“是。”婢女轻轻应了一声,快步跟了出去。
三夫人嘴里的‘贱人’七夫人,同样很是头疼。
她是骆养性培养的女侍卫,一身跟随她左右,现在,是骆养性的传声筒,控制着大大小小的事情。
随着各方面的情况汇总,她的压力是越来越大。
随着锦衣卫,军情处的追查,不断的翻着陈年旧案,一些隐蔽的事情逐渐暴露,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,尤其是金钱方面,损失的越来越多。
有些人还知道不少秘密,也日渐有暴露的危险。
她在犹豫,要不要进行灭口,一旦灭口等同于切断了那一支的一切关系,他们损失就会更多。
弃卒保车,卒一旦多起来,车也受不了。
没多久,一个婢女进来,送过一张纸条,道:“夫人,三夫人要见您。”
七夫人接过来看了眼,冷哼一声,道“烧掉。”
婢女应声烧掉,走过来,低声道:“夫人,真的不见吗?想必三夫人也是遇到事情,否则不会传信过来。”
七夫人单手扶额,道:“老爷不准我们相互联系,尤其在这个时候,更不能露面,告诉她,让她自己小心处理,不行的话,就回岛上。”
“是。”婢女不敢多说,刚要走,又连忙道:“夫人,锦衣卫那边传出消息,要大肆的查老爷了,不会再这么低调。”
七夫人眉头一皱,道:“消息确实?”
婢女道:“那是老爷多年前培养的亲信,应该不假。”
七夫人眉头皱的越多,摆手道:“你去准备一下,我要去见老爷。”
“是。”婢女应道。
在骆养性这边反应的时候,锦衣卫,军情处开始全面运转起来,所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,六部迅速跟着动起来。
一件件,一桩桩迅速的被翻查,骆养性一些隐蔽的棋子,早年收买的人,曾今的亲信等一一的找出来,在京城掀起巨大波动。
骆养性的势力真的相当惊人,不止在原本的锦衣卫,军情处有人,在内阁六部,地方上更是有不少暗棋。
关键上,他在皇宫里也安插了人,一些太监,宫女,平时并不起眼,却没想到,会是骆养性的人!
为此司礼监大受震动,曹化淳,刘时敏罕见的被杖罚,继而皇宫再次被清洗,连一向高高在上,外人难触的慈宁宫都被牵扯,不少宫女,内监,因为一点嫌疑都被遣送出宫。
继而司礼监牵头,指挥锦衣卫,军情处,会同内阁,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清查,一点蛛丝马迹都被放大百倍来查。
由此被牵扯的人迅速扩大,内阁六部的要员,帅府的一些将官,而后是勋贵公卿,继而是朝野的士绅豪门,然后延生到皇家军政两元,被波及的人数迅速攀升,短短时间就超过了万人!
ps:书友们,我是官笙,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,支持小说下载、听书、零广告、多种阅读模式。请您关注一笔阁 yibIge.coΜ:dazhuzai玉edu(长按三秒复制)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!
第1338章 围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