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栩看着这个崭新的会议室,眼前已经能浮现日后官员们在这里提案,辩论,激烈争吵,投票等等的画面了。
想想心里就有些小激动,朱栩转过头,看着身后的人,笑着道“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
朱栩身后的这群人,要么是朝廷高层,要么是封疆大吏,听着朱栩的话,都有些不明所以。
对于这样的一个安排,他们实在难以理解,虽然已经预感到,皇帝又在酝酿着什么。
一群人沉默以对。
毕自严瞥了眼其他人,上前道:“皇上,臣等已经与诸位大臣商议多次,出现了诸多分歧,还需皇上定夺。”
朱栩看了眼毕自严,又在孙承宗,孙传庭,方孔炤,李邦华等人脸上扫过,这些人的表情先是肃容,接着微微低头。
朱栩笑了笑,转向孙承宗道“孙阁老,大演武准备的怎么样了,日子定下来了吗?”
孙承宗神色微动,反应了一会儿,道:“回皇上,一切全数已经移到京东大营,定在五天后,二十五日。”
朱栩左手拍着椅子,心里稍稍思忖,道:“那就二十五,乘着这几天,内阁与诸位大人们再商议商议,对于重大分歧的,报到朕这里来。”
“是。”毕自严与孙承宗应声,神色有些异样。眼前这位陛下,今天真的很不同,好说话的过分,这让他们心里不安。
从过往的经历来看,每逢大事,皇帝都会异常的从容,如同静静等待猎物的猛兽,现在皇帝表现的太过镇定,令他们忐忑,毕竟现在是种种大事临头!
朱栩又看了看这个会议室,笑着道:“嗯,可以。今天就散了吧,舅舅跟朕来,对了,周爱卿也来。”
“是。”傅昌宗,周应秋应声,跟在朱栩身后,向外面走去。
毕自严,孙承宗等人面面相窥,今天的事情,怎么看都有些怪异。
方孔炤,李邦华等人眉头皱起,心里压力奇大。所谓的‘分歧’,就是来自于他们。内阁拟定的改革方略,在他们来看有很多问题,他们在据理力争。
但从皇帝不闻不问的态度来看,多半还是站在内阁一边,所有的压力都将是他们这些封疆大吏的。
毕自严心里揣度着,与孙承宗对视一眼,看向李邦华等人,道“诸位大人无需忧虑,我们再商议一番,大议还有些日子,我们尽可能的弥合分歧,包容并蓄,然后再奏请皇上圣断。”
李邦华等人微微点头,躬身示意“下官遵命。”
朱栩带着傅昌宗,周应秋回到乾清宫暖阁,在软塌上坐下,看着二人笑道“都坐吧,跟朕说说,在地方是不是另有一番感触。”
两人谢恩坐下,傅昌宗看着朱栩,沉吟了一会儿,道:“皇上,地方上的事情确实很复杂,臣之前的一些想法,朝廷的部分政务,可能需要因时制宜的调整。”
朱栩斜躺着,道:“说。”
傅昌宗神色谨慎,倾身道“臣等在内阁,与各地巡抚简单商讨过,发现各地呈上来的田亩数,只有不到六万万亩,而根据臣在京时候的预估,至少有八万亩,这还不包括辽东以及一些逃荒,水灾等的荒地。”
朱栩神色如常,道“你认为我大明的田亩有多少?没关系,说心底的想法。”
傅昌宗看了眼朱栩,沉默了片刻,道“臣认为,超过十二万万亩。”
朱栩轻轻颌首,心里稍稍转动,看着他道:“丈量田亩这件事,朕不是现在才说,也不是一次两次了,你觉得,有什么好办法?”
傅昌宗顿了顿,道:“回皇上,臣与内阁,诸位巡抚等商议过,地方上,尤其是到了县镇,朝廷的影响力相当的弱,想要深入去丈量田亩,哪怕内阁放下所有事情去做,没有个三五年内也休想有成效。臣等还是希望能集中精力推动‘新政’,一旦‘新政’完善,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加强,丈量田亩,重登户籍等就会事半功倍,顺理成章……”
朱栩坐起来,看着傅昌宗道:“就等于一半没了,推动‘新政’,嗯,这是当务之急。”
傅昌宗听着朱栩就说了这么一句,抬头看了他一眼,目露异色。今天的皇帝,是有些奇怪。
朱栩没理他,看向周应秋,笑着道:“周爱卿,说说你的体会。”
周应秋不同于傅昌宗,身坐笔直,面上拘谨,闻言沉着的道:“回皇上,臣在辽东也多有探查,深有感触。其中之一便是:民心疲惫。不管是从何处迁徙而来,百姓们的都异常疲惫,并无昂扬,振奋之态。百姓们的积蓄也近乎于无,若非朝廷赈济,他们多半难以存活,民间之情势,怕是远超朝廷所想……”
“民心疲惫……”
朱栩看着周应秋,点头道:“这个词用的好,也很讽刺。朝廷的这些大人们激情澎湃,这奏本一天恨不得二十本,可天下情势丝毫未变,反倒是他们一个个清誉加声,博得了天下美名!”
周应秋没有搭话,朝廷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朱栩思虑片刻,又道“你觉得想要民心复苏,该怎么做?”
周应秋显然是有备而来,道:“臣认为,‘新政’是一个方法,另一个要从‘钱粮’与希冀两个方向下手。”
“继续说。”朱栩眯了眯眼,道。
周应秋再次倾身,道“臣认为,钱粮是百姓生存的根本,不能有失。有希冀才能让百姓感到振奋,有力量,有士气,忠心我大明,为‘天下无寒士’而拼力向前……”
朱栩从曹化淳手里接过一杯茶,接口道:“你说的没错。归结起来,就是两方面,一个是物质,一个是精神。物质上还好说,无非是钱粮,另一个精神,朕一直在让四五馆修书,这‘天下无寒士’就是朕,朝廷,文武百官,天下万民共同奋斗的目标,为了这个目标,咱们都要拼尽全力,一点一滴的进步要让天下人都看到,这样才能有动力支撑,持续不懈的向前,具体的方式方法,朕会让四五馆好好琢磨,到时候,要在大议上给诸位巡抚大人好好研读……”
傅昌宗,周应秋都是一楞,都暗感朱栩总结的精辟,不由暗自佩服。
朱栩喝了口茶,又放下,道:“你们说的这些朕心里有数了,说说京外的大人们为什么与内阁有分歧?”
傅昌宗与周应秋对视,傅昌宗看着朱栩道:“回皇上,诸位巡抚大人认为内阁的‘新政’计划,推动的过于急切,将会适得其反。刚刚经过一年,许多事情都没有完善,现在需要精雕细琢,韬光养晦,徐徐图之。内阁诸位大人认为天灾重重难休,国库支出浩大,必须要加速推动‘新政’落实,其中南直隶的方巡抚,陕.西的李巡抚,福.建的徐巡抚等都是这个意思,毕阁老的态度比较强硬……”
朱栩倚靠在桌上,手指屈起,缓缓的敲击,目露思索。
地方上这些封疆大吏说的是没错的,‘新政’刚刚经过一年,很多事情还粗糙的很,需要花心思去细化,深化。不管是他们拘于一省之地,还是经验所谈,都是没错,站得住脚的。
内阁的想法朱栩更能明白,现在所有人都已意识到大明面对的困难,内阁的急迫可以说是逼不得已,这么大的灾情,会亡国的,他们如何能不急!
对于内阁的计划,朱栩是完全掌握的,毕自严等人与六部制定了一个‘四年方略’,其中详细列明了每一年需要完成的目标,其中就包括要理清税负,田亩,户籍等等,这些都是非常艰巨的事情,别说一口气这么多,哪怕其中一件,大明上下齐心协力,没有个十年八年也休想功成!
虽然内阁急切过了头,但朱栩并不着急,或者担忧,内阁计划是一回事,具体速度与风险得失,还得他说了算。
听着周应秋与傅昌宗的话,朱栩对京城之外有了更深次的了解。
这个的大明在历史确实已经走入暮年,天灾人怨,民心疲惫,国力每况愈下,地方上甚至连‘自保’的能力都没有。尤其是陕.西等地,几十个乱民就能攻占县城,一个知县常年被拖欠薪俸。哪怕朝廷大军过来,剿灭的乱民,官军一走,乱民又起,地方上还是无力阻止,结果就是官军来来去去,乱民去去回回,无休无止,耗尽大明仅剩的一点元气。
朱栩心里计较一番,不动声色的又看着两人道“嗯,还有别的什么想法,看法吗?”
傅昌宗看着朱栩,不知道是他离开了个把月,还是眼前的皇帝真的起了某种变化,他心里斟酌着,谨慎的道:“臣暂时没有,许多事情内阁还在商讨,臣等希望由内阁总结,呈递御前。”
周应秋跟着倾身,显然也是这个意思。
朱栩微微点头,伸手从桌下拿出一道账簿,递给傅昌宗道:“这是皇家钱庄那边递给朕的账簿,你们看看。”
傅昌宗面带疑惑的接过来,翻开第一页就脸色微变,慢慢翻下去,他脸色渐渐凝重起来。
他没有翻完就递给了周应秋。
周应秋心里有不好的猜测,接过来,同样翻了几张就面色阴沉,眼神怒火熊熊。
这是皇家钱庄的账簿,借款账簿,而借款人,都是朝廷的各级官员,从京城到地方,大小官吏,以衙门或者其他物资等作保,已经贷了超过一千万两白银!
皇家钱庄自然没有能力真的查封官府的东西,这就成了一笔笔坏账,现在上到御前了!
第九百五十八章 讽刺